支原体肺炎感染的症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纳米孔靶向测序技术助力感染性疾病的临床 [复制链接]

1#
节假日白癜风专家照常坐诊 http://pf.39.net/bdfyy/bdfal/171020/5777894.html

临床探案

咳咳咳,慢阻肺急性发作的幕后黑手被抓到了

苏大爷20年来有慢性咳嗽咳痰,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近日来咳嗽咳痰加重,伴有发热,最高体温为38℃,有心慌胸闷、喘气等症状。医院就诊,予以抗感染对症治疗后未见明显好转。今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患者白细胞24.72X10^9个/L,PCT0.ng/mL,提示败血症,取患者肺泡灌洗液行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检测(纳米孔靶向测序),24小时后报告检出皮疽奴卡菌。奴卡菌感染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原学培养,由于其生长缓慢,初代分离常需培养1周,最快需要48小时才有肉眼可见的小菌落生长,而且在培养基中常被其它正常菌群覆盖或抑制,培养阳性率较低,容易造成误诊、漏诊,因此仅靠病原学培养结果容易延误病情。本案例,利用纳米孔测序技术检测原始样本中病原体16S核糖体RNA(16SrRNA)基因全长,成功检测出皮疽奴卡菌。奴卡菌治疗首选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别名,复方新诺明)。这种药,一天仅需几块钱。在调整抗感染治疗方案后,苏大爷病情得到了好转。

“重症肺炎”的凶手,不止一个!

刘女士一周前劳累后受凉突发发热,最高39℃,伴头晕头痛,伴畏寒寒战,伴纳差、全身乏力、四肢肌肉酸痛,口干咽部不适,伴盗汗,略有喘息、呼吸困难。医院给与头孢抗感染、双氯酚酸钠、激素等对症支持治疗后效果不佳。今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就诊。患者流感病*抗原快速检测显示甲型流感病*阳性(+)。予以抗病*[奥司他韦]治疗后患者仍有发热头痛等症状。为进一步查明原因,取患者痰液标本行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检测(纳米孔靶向测序),次日报告检出鹦鹉热衣原体加用莫西沙星抗菌治疗,几日后患者病情好转。鹦鹉热衣原体感染引起鹦鹉热肺炎,又称“鸟疫”,主要寄生在鸟类、家禽的组织、血、粪便甚至生活环境中。感染鹦鹉热衣原体后,可引起类似流感的全身症状,表现为头痛、肌肉酸痛、高热、呼吸困难等;重症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包括肺、肝、脾、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治疗首选四环素类,包括多西环素、米诺环素,次选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对鹦鹉热衣原体有效。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确诊较为困难,也易漏诊或误诊,及时诊断和治疗干预,可以有效阻止重症化。

纳米孔测序原理

对基因测序本质上就是识别ATCG四种碱基,目前主流的检测方法包括将碱基转换为溶液PH值、光信号和电信号,通过检测放大后的信号来区分这四种不同碱基。Sanger测序Illumina、BGIseq、Pacbio等平台利用光信号,Iontorrent利用溶液PH值,而纳米孔测序利用电信号。

图1.ATCG四种碱基的化学结构

纳米孔测序是将人工合成的一种多聚合物的膜浸在离子溶液中,多聚合物膜上布满了经改造的穿膜孔的跨膜通道蛋白(纳米孔),由于纳米孔的直径非常细小,仅允许单链核酸通过,大量的纳米孔附着在一层生物膜表面,生物膜通有稳定的电流并实时监控,由于核酸中不同ATCG碱基的带电性质不一样,在穿过生物膜时,引起了相应的电流变化并被实时监控,通过电信号的差异就能检测出通过的碱基类别,从而实现测序。这种测序方式最大的优势就在于长读长测序和实时测序分析:

(1)长读长测序:纳米孔测序仪上嵌有纳米级生物孔道(Nanopore孔),每个纳米孔仅能容纳一条单分子核酸链通过,识别通过的碱基序列,可允许通过核酸链为全长,无需打断,无需拼接,实现长度长测序保证其物种鉴定准确性。

(2)实时检测:通过检测通过纳米孔的单分子核酸链产生的电信号→碱基识别→序列→快速生信分析平台→确定微生物种类,实现实时测序+边测序边分析,最快5min产出数据,24h正式报告。

图2.纳米孔测序纳米级生物孔道检测示意图

纳米孔靶向测序的优势

临床诊断感染性疾病的金标准是通过病原体培养,但这种方法的时间长、灵敏度较低,对于及时指导抗菌治疗而言太慢。PCR、LAMP检测等分析虽然能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提供比较准确依据,但是靶向单一,只能检测到一种或几种病原体。如今,纳米孔靶向测序(NanoporeTargetedSequencing,NTS)点亮了感染性疾病诊断之路。

本实验室创造性融合纳米孔测序仪和靶向测序技术,形成NTS检测方案,以16S和ITSrRNA为靶基因,鉴定临床样本中的细菌或真菌,取样-检测-报告整体时间可控制在24小时内。目前该测序技术现已成功应用到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创口感染、胸腹腔感染等病原菌检测,并呈现出了常规检测手段以及普通测序仪所无法比拟的特异性、时效性。

表1.纳米孔靶向测序临床应用场景

感染类型

样本类型

取样要求

创口病原菌感染

组织、脓液、玻璃体、房水、分泌物拭子

无菌容器

神经系统病原菌感染

脑脊液、脓液、组织

无菌容器

胸腹腔病原菌感染

胸腹水穿刺液、引流液、组织

无菌容器

呼吸道系统病原菌感染

肺泡灌洗液、吸痰、咳痰、肺组织

无菌痰杯

血液系统病原菌感染

外周血

紫头管(EDTA抗凝)

泌尿系统病原菌感染

清洁中段尿、穿刺尿

无菌尿杯

参考来源:

1.SIFIC感染官微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