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妈说育儿(原创,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这段时间,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因为这句话“火”了。
在谈到疫情期间,孩子开学在即,每天的饮食结构家长们应该超级重视。
在提到孩子咋这段时间每天应该吃什么时,张文宏表示:
绝不要给他吃垃圾食品,一定要吃高营养、高蛋白的东西,每天早上准备充足的牛奶,充足的鸡蛋,吃了再去上学,早上不许吃粥。
早餐不许喝粥
这句话一出来瞬间引发网友热议,为什么看起来甘甜软糯的粥反而比不上那远渡重洋,“馒头夹着两片生菜叶子”的三明治了呢?
张文宏教授在受到质疑时也进行了回应:靠粥和咸菜根本不行,好多人忽视蛋白质的重要性,中国人最爱喝鱼汤了,鱼渣也要吃掉,补充蛋白质。
想要更完整地理解张医生的饮食建议,必须首先明白特殊时期下的营养摄入要求以及粥和其他早餐的饮食成分对比。
01粥的营养成分和特殊时期的要求
相比较于食材丰富的三明治,粥的营养成分可真的算不上丰富。
粥的主要成分是大量的碳水和少量的微量元素。而三明治或者其他高蛋白,高营养的食物往往碳水的成分较少,但是却含有丰富的蛋白,能使人体得到源源不断的蛋白补充。
由于正处于疫情发生的特殊时期,蛋白质和维生素C作为和病毒抗衡相关联的最大的营养素,应该广泛地被人知道摄入他们的重要性。
用张文宏教授的原话就是:“我们要针对病毒有一个特异性的抗体要产生,靠什么,全部是蛋白质。”
那是不是粥作为传统早餐就没有一点营养价值呢?
当然不是!营养学推荐摄入营养要均衡,如果每天都是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摄入,了忽略了粗粮等成分的吸收,便违背了张文宏老师说的初衷。
生活中有一句话叫:“没有垃圾的食物只有垃圾的搭配”,相比较于营养单一,淀粉糊化程度高的白粥,杂粮粥以及掺杂了其他高蛋白食物的粥就显得营养丰富起来了。
02还有哪些被推崇的早餐“黑名单”
1)隔夜饭菜
在中国的普通家庭长大的孩子都吃过一道共同的早餐,那就是隔夜的饭菜。
将前一天晚上的饭菜进行一些处置便成了第二天早上的“美味佳肴”。然而,尝起来比昨天晚上还要入味的隔夜饭菜,其实内部的盐含量已经严重超标。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的吴永宁博士展示了中国人盐摄入量的最新评估数据:在20个省市的调查当中,平均一个标准人一天的盐摄入量为9.1克,距离推荐摄入5克/1天的饿数据仍有差距。
2)开袋即食的小点心
现在许多家庭是“双职工家庭”,每天早上不仅要帮孩子整理上学的一系列事情,还需要做好自己上班的准备。对于早餐往往会选择开袋即食的小点心。
实际上这些开袋即食的小点心往往是高盐高糖的代表,长时间吃会对小朋友的胃造成很大的损害。更别说其中涵盖较高的亚硝酸盐了。
03健康早餐小提醒
一份健康的早餐往往包括四个部分
比如:
1)牛奶+全麦面包+鸡蛋+水果
由于大部分的中国人或多或少都存在乳糖不耐受的情况,因此这里的牛奶建议大家选择低脂或者脱脂的牛奶,在进行适当的加热后食用。
面包可以选择全麦或者粗粮的面包,而不是说香甜的精细面包,粗粮面包可以给身体提供丰富的营养素。
水果可以选择吃饭的时候吃,也可以让孩子带到教室,利用课余时间吃掉补充维生素。
2)燕麦片+牛奶+坚果
燕麦同样是粗粮的代表,早餐时可以将燕麦片倒入到碗中,然后再碗中倒上地址或者脱脂的牛奶,放入微波炉适当加热,也是一份营养满满的早餐,可以为我们提供整整一上午的动力。
你认同张文宏教授的看法吗?你每天的早餐是什么呢?快来在评论区分享吧。
PS:本文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拓展一:没钱买奶粉给娃喝咖啡,网友评论折现人生,没钱到底该不该生娃?
拓展二:变形记是富人的熔炉,穷人的地狱?农村孩子的现状有人欢喜有人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