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诊断临床症状新从外地引进肉牛,买回后1周左右发病,也有牛群在买回后第二天即发病。病初体温升高,42°C左右,持续3~4天。牛群食欲差,被毛粗乱,消瘦。病牛咳嗽,喘,清晨及半夜咳嗽加剧,有清亮或脓性鼻汁。有些牛继发腹泻,粪水样带血。可出现关节炎和角膜结膜炎。所有牛均可发病,但犊牛病情更为严重。病死率各场有差异,可高达50%。二、治疗“早诊断,早治疗”是有效控制本病的基本原则。有牛场证实在牛群引进后立即进行全群治疗,明显降低了发病率与死亡率。早期应用抗生素治疗有一定效果。牛支原体无细胞壁,对作用于细菌细胞壁的b内酰胺酶类抗菌药物如青霉素和头孢类不敏感,因此应选作用于细菌蛋白质合成的相关药物。值得提出的是,即便是实验室药敏试验检出的敏感药物,临床治疗效果也很差。除牛支原体耐药性、疾病发展到较晚时期等原因外,还可能与混合或继发感染其它病原有关。另外牛为*物,药物内服效果相对较差。三、推荐药物推荐使用以下抗菌药物之一进行治疗,严重者还应配合对症治疗:(1)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氧氟沙星(2)泰乐菌素类抗菌药物:泰乐菌素,替米考星,瑞可新(3)四环素类抗菌药物:四环素,多西环素(4)泰妙菌素类抗菌药物:支原净,沃尼妙林(5)氯霉素类:氟苯尼考(6)驱虫药物:考虑牛群泰勒虫感染率高,可降低机体抵抗力,加剧病性,建议使用咪唑苯脲或贝尼尔治疗泰勒虫感染。